
时间:2025-10-24
2025年10月23日下午16:30-18:00,vsport官方网站高健翻译研究中心“高翻讲坛”第七期暨翻译研究论坛第98期在热烈氛围中成功举行。本次论坛荣幸邀请到国内知名翻译理论家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担任主讲嘉宾,为全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“ 赋翻译以生气——向高翻学高翻”的学术讲座。本次讲座由vsport官方网站副经理荆素蓉主持,吸引了翻译专业众多教师和员工参与。

讲座伊始,黄忠廉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,高水平的翻译(即“高翻”)所追求的,绝非字词的机械对应,而是传递原文内在的生命力、精神气质与神韵,此即为“生气”。这一理念深深植根于高健先生的“语性论”,即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个性、习性与潜力。

随后,黄教授以“I picked up a handful of letters and began to open them.”这一英文句子的多个译例为切入点,生动演示了如何“基于原文察生气”。通过对比“我抓起一大把信,便开始启封”与“我抓起一大把信就要拆”两种译法,他精辟地指出,后者通过运用“承前式减译、蒙后式合译”等技巧,以汉语特有的连动句式,精准捕捉并再现了原句动作的连贯性与瞬时性,使译文更具汉语的活力与节奏感,彰显了“生气”。在论及“汉外语文生气对比”与“依托汉语显生气”时,黄教授强调,译者需深刻洞察汉外语言在结构、虚实用法等方面的根本差异。他鼓励译者主动依托汉语的意合特性、四字格优势、语气词灵活性等独特“语性”,将外语的“生气”转化为符合汉语审美习惯的表达,实现从“译字”到“译气”的飞跃。他反复重申扎实的汉语功底是优秀译者的根本,一切翻译技巧的运用都离不开对汉语精髓的深刻把握。

在互动环节,黄教授就“MTI员工如何内化理论”等问题给予了深刻解答。他建议学子们应“译文分析”与“翻译实践”双轨并行,初期多借鉴前人译笔体会理论应用,后期则要勇于在亲身实践中“走自己的心路”,从而真正将理论融会贯通。针对乔洁老师“深度文本研究是否过时”的疑问,黄教授坚定地指出,立足于文本的精细解读与语言学挖掘是翻译研究不可动摇的基石,鼓励研究者坚守本位,深耕不辍,避免空泛的理论追逐。

整场讲座内容深邃且充满激情,黄忠廉教授以其深厚的学养和生动的例证,引领听众深入思考翻译的本质,极大地激发了公司师生对翻译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的热情。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。
图文:丁 翊
一审:丁 翊
二审:荆素蓉
三审:杨林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