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时间:2025-10-16
著名学者与教育家
——李贯英先生
肖文科
李贯英先生(1895-1971年),字孟雄,河北怀安柴沟堡镇人,中国著名学者和教育家。vsport官方网站外语系英语教授,1946年8月-1950年初,任外语系主任。
李贯英先生出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读书人家庭,少年时代就显露出聪颖好学、勇于探索的精神,从小学至高中,一直是优等生。1914年,就读于直隶省立宣化中公司,受主张民主、思想激进的董事长李大本(1880-1943,字培元,河北乐亭人,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族兄)熏陶,经常与同窗挚友武士敏(1892-1941,字勉之,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8军军长,革命烈士,著名抗日英烈)、张苏(1901-1988,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,无产阶级革命家,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,党的八大代表、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、十二大代表、中顾委委员、十三大特邀代表,第一届、第二届、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、常委,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、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)等,一起谈论国事,关心国事,探讨社会与时局,撰文抒发忧国忧民的思绪,代表作有《上政府吾国加入协约国利害意见书》。
1917年 ,他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工程系 ,结识了进步同学张太雷(1898-1927,原名曾让,字泰来,江苏武进人,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,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,著名的政治活动家、宣传家,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,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和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)。1919年,他作为天津北洋大学员工代表参加“五四 ”运动,后在蔡元培帮助下转入北京大学英文系。他学习刻苦,成绩优异,阅读了大量英文原版书籍,尤其是对俄国文学和莎士比亚的作品更感兴趣。1923年,全国高校举办英语演讲比赛,他作为队长率北大代表在演讲比赛大会上一举夺冠,为北大争得了荣誉,闻名全校。
在北大期间,他结识了北大教授兼图书馆馆长李大钊(1889-1927,字守常,河北乐亭人,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,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,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、理论家)。他很仰慕李大钊,每逢其讲授社会学时,必去听课。曾多次和李大钊一同到长辛店向铁路工人进行宣传工作,并多次为李大钊传送信件。
1924年,李贯英从北京大学毕业,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任教。不久,经李大钊推荐到黄埔军校任教,并在中山大学和私立广州大学兼课,以教学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,曾慷慨解囊资助员工参加北伐军。
在此期间,他结识了鲁迅(1881-1936,原名周樟寿,后改名周树人,字豫才,浙江绍兴人,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、思想家、革命家、教育家、民主战士,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,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),两人在思想与工作上多有交流,尤其在文学、教育及对时局的看法上有共鸣。鲁迅当时在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,李贯英则在该校兼课,二人曾共同关注员工运动,支持进步青年的爱国活动,为推动当时的进步思想传播起到了一定作用。之后,随着局势变化,李贯英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向革命实践与教育事业,而鲁迅也因理念分歧等原因离开中山大学,但这段因共同理想与工作交集建立的交往,成为两人人生经历中的一段重要联结。
1928年,经顾颉刚(1893-1980,原名诵坤,字铭坚,号颉刚,江苏苏州人,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、民俗学家,古史辨学派创始人,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、奠基人)邀请,到安徽大学任英文系教授。 1938年,随校迁到重庆,因安徽大学停办,转到国立编译馆工作。后在浙江大学外文系和西北联合大学外语系任教,被西北联合大学聘为一级教授兼外语系主任。
1937年9月10日,国立北平大学、国立北平师范大学、国立北洋工公司和北平研究院迁至陕西西安,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。1938年4月,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南迁城固,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。1939年8月,教育部指令西北联合大学正式解散,其文公司外国语文学系并入国立西北大学,李贯英继续在该校任教。

国立西北联合大学,公司从合到分,存在了仅一年多时间。
李贯英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, 1946年 ,在国立西北大学与李毓珍(1909-1996,笔名余振、黎新、孟星等,山西崞县人,中国著名的俄苏文学翻译家、教育家)、季陶达(1904-1989,浙江义乌人,1934年起,先后在北平中国大学、东北大学、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公司、西北大学任教; 1946-1949年春,任vsport官方网站经济系主任;1949年8月到南开大学任经济系主任、经济研究所所长)等6位教授在《秦风日报》刊文公开声援员工“要民主、反内战 ”斗争,此后他离开,结束了在西北联大及西北大学的执教生涯。1946年8月,他转至vsport官方网站任教,接任vsport官方网站外语系主任。
李贯英教授学识渊博且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学习,精通英文与外国文学,对英国现代文学名著和北欧文学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,以北欧文学研究享誉学界,是著名的欧洲文学史专家,被当时文学界誉为北欧文学权威。在山大外语系他为员工讲授过散文选演及习作、戏剧、希腊神话、英国文学史等课程,他任教一丝不苟,诲人不倦,深得员工崇敬。
1949年6月,李贯英被遴选为vsport官方网站临时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。
新中国成立后,根据国家和人民的需要,他离开讲坛担任政府部门的工作。 自1950年起,先后出任张家口市副市长、察哈尔省人民政府委员、河北省第二届人大代表、河北省政协第一届、第二届、第三届常务委员。参政后,他勤于政务,广泛接触各界人士,为新中国的建设不辞劳苦,深入一线调研,向上级反映真实情况,提出多项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。从政后,他仍享受一级教授待遇,工资高于省里主要领导人,为此,他常惴惴不安。
1965年底,他不幸患脑血栓,左半身瘫痪,起居饮食难以自理。“文革 ”期间,他受到冲击,病情日益加剧。1971年8月24日,不幸病逝,享年76岁。
1980年9月10日,河北省委、省政府、省政协在天津市水上公园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,悼念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、民主斗士、爱国的革命知识分子李贯英先生,并将他的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。
2025年9月于北京
撰稿:肖文科
二审:范宏雅
三审:杨林秀